如e如皋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共如皋市委新聞網 > 電子期刊 > 雉水人物 > 正文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謝海軍:平凡人生的“鐵臂”擔當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凌晨5點,天色未明,江蘇路翔交通工程有限公司路面分公司的料倉內已是燈火通明,在機械運轉的轟鳴聲中,挖掘機駕駛員謝海軍開始了他一天的工作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偌大的料倉內,謝海軍正操縱著挖掘機的“鐵臂”,將鋪散在地面上的石料挖起,一點一點堆成一座“小山”。“過會兒會有一批新的石料被運送過來,所以我得趕在上班前,把這邊的石料堆高,給新的石料騰出空地。”這名85后的小伙子面對鏡頭仍有些靦腆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挖料——旋轉——把料堆向更高處,完成這樣一套動作,謝海軍只需要幾秒鐘的時間,笨重的挖掘機在他的操縱下變得靈巧自如。當記者問及操作訣竅時,謝海軍的答案是:“熟能生巧,人機合一。”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4年,謝海軍滿懷憧憬地來到江蘇路翔交通工程有限公司,此前從未接觸過挖掘機的他,面對各類難題不曾有過一次退縮。“最開始的時候,我就只是想學一門手藝。”謝海軍對開挖掘機很有興趣,便主動向老師傅學習技術。“挖掘機主要靠兩個手柄控制,看起來容易,操縱起來卻不簡單,每個手柄有4個動作,一開始操作挖掘機的時候,我總是手忙腳亂,經常出錯。”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那段時間,每天天一亮,謝海軍就爬上挖掘機,在一平方米左右的駕駛室里摸索、練技術,揮舞鐵臂,重復開挖、回填的動作,吃苦耐勞的精神讓領導也對他刮目相看。“除了吃飯、睡覺、上廁所,他幾乎都在挖掘機上,一天至少練習10個小時,我當時就覺得這個年輕人相當不錯。”談及謝海軍,江蘇路翔交通工程有限公司路面分公司經理王加寬贊不絕口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每一分努力都會被看到,每一點付出都會得到回報。2018年,在第四屆江蘇技能狀元大賽通用工程機械(挖掘裝載機項目)選拔賽上,謝海軍在完成全部規定項目后將挖掘機規范入庫,獲得南通市通用工程機械(挖掘裝載機項目)選拔賽第一名。經過鉆研與探索,在崗位上,謝海軍也成為了熟悉各類機械操作的“多面手”,哪里缺人手,哪里就會出現他的身影。“我立志成為一塊磚,哪里需要往哪搬。”謝海軍笑著打趣道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大多數人看來,駕駛挖掘機是一份單調而又乏味的職業,駕駛員不僅需要長時間待在狹小封閉的空間里,還要忍受機器的轟鳴聲,這是對耐心的極大考驗,但謝海軍卻把這一平方米的空間當作自己的舞臺,不斷發光發熱。“只要一想到這些原料以后能夠變成一條條大道、一座座橋梁,我就感到特別驕傲和自豪,渾身都有使不完的干勁。”謝海軍說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鐵臂”之下,亦有擔當。入職近九年,三千多個日日夜夜,謝海軍重復著堆料、運送的工作,每天300多次往返,他運送的瀝青能夠鋪設道路3500公里??v然不是身處一線,謝海軍也兢兢業業堅守在幕后,把最基本的工作做好,為道路建設貢獻著自己的那份力量。“無論什么項目,都離不開挖掘機開挖、回填這樣的基礎性工作,但現在愿意學這門技術的年輕人已經越來越少了。”謝海軍告訴記者,他現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培養出更多出色的挖掘機手,做好“開路先鋒”,為工程建設打好“頭陣”。□融媒體記者周玲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如皋市融媒體中心(如皋市廣播電視臺)、中共如皋市委新聞網版權所有,轉載請注明出處和作者!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責任編輯:陳慧倫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有害信息舉報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亚洲精品永久在线观看